> 文章列表 > “渔歌声断晚风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渔歌声断晚风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渔歌声断晚风急”的出处是哪里

渔歌声断晚风急”出自宋代黄子行的《小重山》。

“渔歌声断晚风急”全诗

《小重山》

宋代 黄子行

一点斜阳红欲滴。

白鸥飞不尽,楚天碧。

渔歌声断晚风急。

搅芦花,飞雪满林湿。

孤馆百尤集。

家山千里远,梦难觅。

江湖风月好休拾。

故溪云,深处著蓑笠。

《小重山》黄子行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小重山》

一点斜阳红欲滴,

白鸥飞不尽,楚天碧。

渔歌声断晚风急,

搅芦花,飞雪满林湿。

孤馆百尤集,

家山千里远,梦难觅。

江湖风月好休拾,

故溪云,深处著蓑笠。

中文译文:

夕阳西下,红霞欲滴。

白鸥飞过天空,楚天湛蓝。

渔歌声渐断,晚风猛烈。

荡起芦花,飞扬雪片湿润林间。

孤寂的客栈,来了许多旅客。

家乡在千里之外,难以觅寻心中的梦景。

江湖风景美丽,不再拾取,

在故溪深处,云雾中有人穿着蓑笠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小重山》是宋代诗人黄子行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诗中以行云流水的舒展文句,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。

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景色,以及白鸥飞过蓝天的情景,传达出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。同时,诗人通过描写渔歌声渐断的晚风急促,以及荡起的芦花和飞舞的雪花,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敏感和感慨。这些景象和情感相互交融,呈现出动人的画面和意境。
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描述了一个孤寂的小客栈,虽然离家乡千里之遥,但无法实现内心所向往的梦想。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江湖风景的向往,但却感叹这些美景已经无法再拾取,只得在故溪深处看着云雾中有人穿着蓑笠。

整首诗结构精巧,以描写夕阳为开篇,展示出美好而宁静的景色。随着诗情的转变,诗人表达了对美丽景色和梦想的渴望,却又以孤寂的画面作为结尾,给人一种凄凉的情感。这种转折让整首诗增色不少。

《小重山》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,以及深情而凄美的意境,展示了黄子行独特的艺术风格,在宋代诗词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。

养老信息网